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本科教育>>培养方案>>正文

 

安全工程专业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
2020-07-26 15:34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和应急救援的基础理论,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具备在石油化工领域从事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安全工程设计、安全工程施工、安全检测、安全评价、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监察等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国际视野、创新与合作精神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时间能较好地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成长为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期望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安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具备安全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2)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和科技发展潮流,在解决安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中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3)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并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作用;

(4)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二、毕业要求

根据浙江海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熟练和系统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学习石油化工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接受现场安全生产实践的基本训练,学习人文精神、协作和沟通能力,具备以工科为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素养,掌握一般性和专门性的工程技术知识,利用和改造现有技术及工具来发现、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毕业生应具备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安全工程复杂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安全工程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安全工程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安全工程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安全工程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安全工程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安全工程复杂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安全工程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达成矩阵(附件1

四、主干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五、专业核心课程

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模块由安全人机工程、机械与电气安全、防火防爆技术、安全管理学、安全监测与控制、特种设备安全、安全评价和消防工程等8门课程所组成,共计25学分,400学时。

1.安全人机工程

该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电工电子、安全工程专业导论等,后续课程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内容。该课程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介绍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人体科学为核心,强调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制约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人机系统可靠性的计算,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历史及发展方向和主要的研究领域,为人机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分析与评价,事故分析与安全设计等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知识。

2.机械与电气安全

该课程是机械与电气安全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电工电子等课程,后续课程为安全评价以及相关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该课程目的是通过研究机械与电气故障机理、机械与电气伤害事故的规律与成因、预防和控制机械与电气伤害事故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机械与电气安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与管理的能力。

3.防火防爆技术

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等课程,后续课程为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内容。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各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燃烧的学说和理论、燃烧的类型及其特征、火灾发生的一般规律、石油化工防火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措施;同时使学生掌握爆炸现象及分类、爆炸发展规律、爆炸参数的计算及石油化工行业防爆技术。

4.安全管理学

该课程为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先修课程为安全学原理,后续课程为安全法律法规、安全评价、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毕业论文等。该课程使学生应了解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及安全管理的作用,了解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特点,了解国内外安全管理概况及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发展;理解和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5.安全监测与控制

该课程为学科基础课程,先修科课程为大学物理、电工电子等课程,后续课程为特种设备安全、方向课程模块等。本课程主要讲授测试误差分析与测量数据处理、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主要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检测和控制、气体传感器技术、职业安全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测试系统的特性以及现代安全监控系统等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安全监测与控制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常用监控仪器的使用方法,监测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6.特种设备安全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先修课程为安全监测与监控和机械电气与安全等,后续课程为专业方向课程和毕业论文等。本课程通过对各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的阐述,使学生掌握特种设备基础知识、安全性能及安全装置、定期检验及安全运行管理、事故危害及事故分析等知识,为以后从事特种设备安全设计、管理或监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7.安全评价

本课程为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先修课程为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律法规等,后续课程为专业方向模块和毕业论文等。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许可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监督技术支持的有利手段。该课程通过学习安全评价工作中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等,使学生掌握安全评价的理论、技术并能够在工程实际中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安全评价方法选择与应用、编写安全评价报告等帮助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8.消防工程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安全管理学等课程,后续课程为防火防爆技术、专业方向课程等。消防工程要求掌握工业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和各类设施、设备的消防安全技术与工程方法,掌握消防法规、防灭火工程技术、火灾调查和灭火救援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涉及诸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强化学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熟悉掌握消防工程相关的设计、调查和应急消防指挥等活动。

六、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共计55.5学分,其中非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实践类课程15.5学分(必修14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4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应修最低学分占最低毕业总学分比例为30.25%。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各类课程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安全工程化学基础实验、电工电子学实验、机械与电气安全实验、安全监测与控制实验和安全工程专业实验等;上机:工程图学实践课程B、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化工机械基础课程设计、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和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等;技能训练:工程实训等;各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实习)等。

七、学分结构比例

各课程模块学分如下:

课程分类

必修课

选修课

合计

通识教育必修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集中实践环节课程

小计

通识教育选修课※

开放拓展课

小计

专业选修课

跨学科课程

素质拓展课程

学分数

41

46.5

25

40

152.5

8

13

3

2

26

178.5

占总学分%

22.97

26.05

14.01

22.41

85.43

4.48

7.28

1.68

1.12

14.57

100.00

※通识教育选修课修读要求:

2018-2020级:总学分不少于8学分,其中“人类文明与国际视野(A)”“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B)”“经典传承与实用人文(C)”“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D)”类课程至少4学分,“海洋强国与伟大复兴(H)”类课程至少2学分,“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I)”类课程至少2学分;其中网络在线学习课程不少于2学分。

2021级:总学分不少于8学分,其中“人类文明与国际视野”“经典传承与实用人文”“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类课程至少2学分,“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类课程至少2学分,“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类课程至少2学分;其中网络在线学习课程不少于2学分。

与工程认证对应各模块学分构成比例:

序号

专业认证标准课程类别

标准要求

安全工程专业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小计

1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至少15%

30.00

0

16.81

0.00

16.81

2

工程及专业相关

工程基础类


13.00

0

7.28

0.00

7.28

专业基础类


16.00

0

8.96

0.00

8.96

专业类


21.00

13

11.76

7.28

19.05

小计

至少30%

50.00

13.00

28.01

7.28

35.29

3

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

至少20%


0

22.41

0.00

22.41

4

人文社会科学类

至少15%


12

18.77

6.72

25.49


小计



25.00

85.99

14.01

100.00


总计


178.50

100.00

八、学制、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学制: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学分要求:课内总学分≥178.5,德育学分≥4,创新创业实践学分≥4。

九、教学进程表(附件2

十、实践类课程表(附件3

十一、课程拓扑图(附件4

十二、其他说明

十三、辅修专业教学培养方案(附件5


关闭窗口